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15重庆卷作文-学大教育点评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6-10 10:04:43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刘倩

学大教育老师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诗人,学大教育重庆语文教师。一直从事古典文学、世界文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发表过多篇文学与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庄子》对苏轼诗歌文学影响诹论,论《高老夫子》的反讽艺术,论档案在教学评估中的监督作用……其论文《史浩诗词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界在此领域研究上的空白。在中学语文一线教学工作中,对阅读、写作均有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

自2012年始,重庆连续几年都以材料作文的形式来命题:从宣扬“心怀他人、点亮生命”之教化精神的“拯救冷库工人”,到凸显通过忍耐、坚守而得以自身升华的“大豆、豆腐”;从解剖文化差异,倡导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的“打破玻璃杯的租客”,到呼吁“放缓自己,宽容他人”的“公交车乘客等残疾人”,这四年的考题对人文热点、社会热点的关注一以贯之,更始终在引导考生深刻思考感悟“人性之根基”这个重大的命题。 
据考证,2015年重庆卷高考作文材料取材于两年前一名为“竹林潇潇82”的热门微博。同2014年作文材料取材于当年的《格言》杂志进而可以前溯至《余秋雨在德国打碎了玻璃杯》一文一样,近两年的作文材料都在回溯和穷究当时的人文、社会热点问题。作文材料也都对原材料进行了处理,使之更能凸显立意、筋骨分明。短短的一则材料,把对“人性之根基”这一命题不同层面的认知表达出来,给予考生更多维度的思考和领悟。 
《孟子•公孙丑》中把人性根基的“四端”总结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今年的重庆卷高考作文材料尤其彰显了这“四心”,考生完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立意作文。 
首先,作文材料以公交车上的乘客们看到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上了车之后的集体沉默作结,意味深长。这种沉默不仅仅是对在不明真相的时候过于急躁表达的一种羞愧,更是恻隐之心诱发的莫名心酸带来的哑然。有这方面素材积累的考生可以在举例的同时发出议论,将文章的立意上升至人性的层面。例如,熟悉国外经典电影的就可以谈谈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谈谈那一丝缘于恻隐之心的善念如何挽救了一个坚韧鲜活的生命,如何将一个德国军官从单面的纳粹屠夫的形象中分离出来,如何激励了亿万观众,使之相信在经历了诸如战争一样毁灭性的灾难之后,可以优雅而保有尊严的活下去。 
第二,前文提到,公车上乘客的瞬间沉默很大程度是对自己急躁埋怨的羞愧、懊恼。正如孟子所言,因己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称为“羞恶之心”。材料很有代入感,考生写作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带入情境之中,对自己的灵魂做一番拷问。立意更加深刻的可以结合时事素材对民族性做一番叩问。其实材料中本身就隐含对考生关于群体优劣状况的认识和反思层面的考查。所以“羞恶之心”是一个相对讨巧的切入点。 
第三,毋庸置疑,大多数考生最容易从材料中找到的切入点就是由“辞让之心”生发而来的“谅解”、“宽容”。选择从此方面入手相对稳妥,这种题材平时接触和练习较多,所以在阐述举例的时候就要力求做到“弃烂熟而就新奇”,否则很容易写得千文一面。行文角度新颖的,例如,两年前关于原材料微博的媒体报道里面就有这样的标题:“慢一点,让宽容跟上”。里面提到,在这个讲究“速度”的时代,赶车的人急,抱怨司机跑得快;坐车的人急,嫌司机停车浪费时间;司机急,到站了,嫌乘客上下车太慢……伴随而来的,难免有责骂声。而或许只有我们放缓自己,理解、宽容、包涵、自律……这些传统美德,才能在我们急切的身影之后,赶上来! 
第四,当然考生也可以从反面入手,对这对赶车母子的行为的是非对错做个判断,“反弹琵琶”。也就以“是非之心”做切入点,单从这对母子的行为后果谈起,结合材料讨论当公共资源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如何避免大众的误判?通过辨析指出,要反对“视弱势为特权”和“道德绑架”,并指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理智而有逻辑的行文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以上是对试题的分析和四方面立意切入点的介绍,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追溯比较,来把握重庆卷高考作文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即:穷究热点,彰显“四心”。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明年重庆的高考作文,如果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很大可能依然会延用材料作文,或者使用广义上属于材料作文一类的话题作文这一命题方式。如此,我们在作文方面应该如何科学有效的复习呢? 
首先,要学会审题。提高自身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在细读材料、话题中了解题目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掌握构思行文的技巧和方法。学会确定写作方向、梳理行文思路。能迅速反映并定向聚焦,做到思维发散和敛聚变换自如。再次,要树立文体意识,了解并能够运用、发挥各种文体的写作优势。 
再次,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尤其要多关注、多回溯、多研究人文、社会、时政热点,尽可能多去积累与“四心”有关的素材。 
通过以上几方面系统科学的复习,加之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一定能做到审题、拟题、选材万无一失。 
孟子云:“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让我们从根本上着力,做到孟子口中的四体齐全、四心兼备。在学识和修养上丰富完善自己,力争上游、发奋图强,将自己铸成大器!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