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百科知识点-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2-21 10:32:22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这其中就有很多知识需要大家去了解,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百科知识点-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这些知识,从而更加了解我国的文化。

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黄长义

晚清的经世实学是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领悟的历史年夜变局中涌现的一种特定文化形态,是近代中国人应答世变的学术。恰是晚清经世实学的勃兴,为中国“旧学”向近代“新学”的转变提供了内涵的契机。综观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从横向考查,可分为“三种路向”;从纵向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把中国传统学术分为“子学时期”和“经学时期”两个时代。他以为,自孔子至淮南王为子学时期,自董仲舒至康有为为经学时期。经学时期的中国学术以经学为中心,“其学说无论如何新颖,皆须于经学中求有依据”,“于经学中显露之”。晚清经世实学的演化也是云云,它以经学的3年夜派别“今文学”、“古文学”和“宋学”为“依据”,显现出三种路向。

1.今文学的路向。在清朝前期,宋学和古文学离别盘踞意识形态和学术的中心,而今文学自东汉末年之后即长时间湮灭不彰。直到常州学派的庄存与和刘逢禄重开今文学门径后,今文学才异军突起,“翻滚一度”。今文学侧重“微言”、主意通经致用的活泼学风,在嘉道年间吸引了一大批鄙弃训诂形声而有志于经世致用的敏感士子,他们入手下手把目光从故纸堆转向活生生的、充溢尖利矛盾的社会实际,使今文学派年夜张其军,并成为“一代学术转捩之枢”(梁启超语)。尤其是龚自珍和魏源承继刘逢禄“通经致用”的活泼学风,“以经术作政论”,在今文学的大纛下开学人议政之风,倡变法之议,引诱了一代学子走向经世实学。至戊戌时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将今文学说与西方政治学说和进化论相糅合,“借经术以文饰其政论”,发动了维新变法活动。这就是今文学经世的路向。

2.宋学的路向。清承明制,以程朱为正统,科举测验“一宗朱子”,因而在有清一代,宋学不停高踞庙堂。但是,在经由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批驳以后,知识界已很难再建立起对理学的忠诚信心。乾隆之后,汉学渐盛,“治宋学者已鲜”。特别是嘉道之际的一批治世能臣,如严如煜、陶澍、贺长龄、林则徐等,在经世实践中敏锐地感觉到程朱理学在实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而在夸大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非常重视外在事功,踊跃讲习经世致用之学,主动地以经世实学济宋学“外王”之不足。尤其是贺长龄,他延聘魏源编纂《皇朝经世文编》,集清朝前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以供有志经世者取资鉴戒,于其时的学风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而稍后的曾国藩,更以苏醒的政治目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急,因此在夸大“义理”的同时,也确定“经济”(经世济民)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证、词章”3学并举观点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义理、考证、词章、经济”4学并举的观点,创建了“合汉宋、兼虚实”的经世“礼学”。这是宋学走向经世实学的路径。罗泽南、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咸丰、同治、光绪时代发展的经世实学,大体都因循这条路径。

3.古文学的路向。古文学又称为“汉学”或“朴学”,它“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收拾古代史料之书,以是侧重于‘名物训诂’,其特点为考据的,而其流弊为烦琐”(周予同语)。在乾嘉时代,汉学曾极临时之盛,以致“家家许、郑,大家贾、马”,考证之风充溢国中,学术界遂成一“汉学独裁”之局。但在晚清空前的社会变动眼前,为考证而考证的乾嘉汉学与宋学同样显得苍白无力,其“烦琐破裂”、“不适于用”的流弊原形毕露。在此情势下,汉学内部也产生着种种演变,显现出内部更新的趋势。其一,从考古转向通今;其二,从考证回归义理;其3,从治经由渡到治史。其治学目的直追“求是”与“致用”的同一,这实际上是要重修清初的学术传统。此1学术动向在“末了的朴学巨匠”(侯外庐语)章太炎的身上显露得淋漓尽致。章太炎为学追踪顾炎武,他一方面主意治学要“研清覃思,钩发沈伏,字字征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阻挡今文学派强物就我、随便傅会的实用主义治学法子;另一方面主意“用宗教提议信念,促进国民的品德”,“用国粹激动种姓,促进爱国的热肠”。这是古文学的经世路向。

上述“三种路向”是从学脉上划分晚清经世实学,若从其纵向的演化上,则可分为四个阶段。

1.晚清经世实学的复兴期。嘉、道以降,清代国势日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面临危局,一批以“治平”为己任的文人学士和开明官绅,死力首倡和重振经世致用的学风,以寻找纾解民困、匡救时艰的良策,遂使久已湮灭的经世实学敏捷复兴。他们“指天画地,规全国大计”,举凡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甚至理财、治河、漕运、海运、盐务、水利、刑狱以及养平易近、边政、海防、“夷务”等实政之学,十足成为经世实学的重要内容。这使得经世实学在道咸年间如火如荼,蔚为大观,成为一股气势磅礴的时期思潮。陶澍、林则徐、贺长龄、包世臣、龚自珍、魏源、姚莹、徐松、张穆等等,都是这1时代经世派的佼佼者。而对经世实学首倡最力、理论贡献最著者,当首推魏源。他帮贺长龄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一书是晚清经世实学复兴的标志,代贺长龄写的《皇朝经世文编序》被后世学者称为“晚清经世活动之宣言”(刘广京语)。不仅如此,他还在鸦片战争后完成了面向外部天下的《海国图志》,光显地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标语,为经世实学增加了极新的内容,深入地影响了晚清的思惟和学术。

2.晚清经世实学的热潮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代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而“大家有自强之心,亦大家为自强之言”。一批主意采西学的有识之士,深感以地皮、钱粮、荒政、礼治、盐政、河工、治兵、漕运等实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经世实学已不敷时用。他们接过林则徐、魏源所提倡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旗号,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这1以“师夷智”为新内在的经世活动,不但给经世实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热潮;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发生奠定了基础。要是说道咸间的陶澍、林则徐、包世臣、龚自珍、魏源等是晚清经世派的第一代主将,那末同光间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便是晚清经世派的第二代核心人物。

3.晚清经世实学的演变期。19世纪7八十年代,以冯桂芬、郭嵩焘、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一批接纳西学影响日趋深化的初期维新派人士,已认识到西方社会的“治乱之源,强盛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仅靠仿制西式枪炮、汽船和开办新式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强盛。他们评述洋务派“仅袭外相,而即嚣然自以为足”,主意不但要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还要学习西方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履行更深入的社会变革。初期维新派的经世思惟无论是在治体上仍是在治法上,都大大逸出中国“古学”的轨范,已非传统的经世实学所能涵盖。但他们终究未能彻底冲破经学的束厄局促,完成从经世实学向近代“新学”的转换。他们一方面主意“至今日而言治,非一变不为功”,另一方面又频频宣讲“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为万世不易之年夜经”,“法可变而道不可变”;一方面主意兴民权、设议院,另一方面又提出抑民主、尊君权。

4.晚清经世实学的终结期。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布了洋务派3十年自强活动的停业。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进下,一场气吞山河的维新变法活动敏捷在天下鼓起。作为维新运动的首脑和旗头,康有为、梁启超不但发动和向导了戊戌变法活动,而且以新的时代精神阐释儒学旧传统,创制出一套“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系统,完成了由经世实学向近代“新学”的转换。章太炎、严复等人对传统学术的批驳和对近代学术精神的诠释,更从逻辑上宣布了晚清经世实学的终结和新学术时期的来临。而清末新政中科举制的取销和近代学制的建立,使持续几千年的以“士”为主体的“4平易近社会”宣布解体,作为经世实学主体的“士”这1社会群体逐步消散,代之而起的是接纳新式教育的各类专业知识分子,这1社会历史的变动使经世实学终究成为历史的陈迹。

综上所述,晚清经世实学的演化,既承继着儒学经世的传统,又孕育着近代“新学”的某些开放、发蒙的因子。恰是这类两重性情,使之成为中国“古学”通往近代“新学”的桥梁,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中盘踞非常重要的地位。

百科知识点-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文学知识是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注重课下积累,从而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

更多青岛教育动态青岛小学最新资讯青岛初中最新资讯青岛高中最新资讯青岛小升初最新资讯青岛中考最新资讯青岛高考最新资讯 等最新资讯信息,请关注青岛中小学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