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04 17:43:22


新课标教育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学大教育专家指出新课标教育的特点是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你知道吗?针对这个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解读。

合作学习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但是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立即“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了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出一个或两个代表小组整体意见的观点……如何让合作学习更加合理地进行?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一句话:习惯成自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出现的不倾听、不分享、开小差、固执己见等游离于合作团队之外的不合作现象逐渐成为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有了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为此,我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时,有目的培养学生形成七个学习习惯: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并敢于质疑的习惯;积极主动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正确评价同学发言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善于总结的习惯。

二、少而精的选择合作的问题

合作学习的问题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平时的收集、积累和沉淀,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某种工具,通过某种途径、某种形式收集某种资料,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样就可能避免小组合作时因准备不充分学生们七嘴八舌没有中心的发言。)我注重了要选择让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提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提,也不在于多,而是在于少而精。往往一节研讨课我们首先在组里先进行研究,特别注重问题的选择,一般每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都只提一或二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讨论的方向很明确,焦点很集中,所以能够比较快速而准确地讨论出结果;另一方面,我也注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思维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几次在讨论的过程中均出现了我们意料之外的答案,这也使每个小组之间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我们老师也受益非浅、教学相长。

三、使用小组发言卡

合作学习前,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题要进行独立思考。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否则,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会不平衡,学困生的“搭车”现象就不可避免。小组学习经常出现“搭车“的现象,即小组中的成员各行其是或合作任务被个别学生包揽,学生参与不平衡,出现了开始我们提到的现象。

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中任何一名成员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以学习时应使学生各自为他们的学习负责,我尝试使用发言卡,即小组里的学生,每个人拥有不同颜色的发言卡5—6张。上课时,每人每发言一次,就要投卡一张,以表示自己的发言数量,直到这些卡用完为止,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珍惜自己的发言机会,能力强的同学也会帮助组内不积极活动的同伴,小组内少了逃避责任的人,也少了“自由乘客”

四、建立小组评价激励制度

我主要采用奖励牌,奖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小组。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按照小组的分工,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即可为小组得到一定的奖励。

注重奖励小组长。大多数小组长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他们负责收本小组每天的家庭作业,组织本小组的每个组员在讨论时都要发言,课堂练习也由小组长组织批改、订正。我每个月还采取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比,评出优秀小组,每个组员分别奖励三分、二分、一分,其组长多奖励两分。这样,就有效地激励了每个小组长的上进心,也增强了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上面文章中,针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个问题我已经为大家带来了整理。只要你好好利用我们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