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2-13 15:41:31


美术是属于艺术类的,虽然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没有涉及到美术,但是我们学习美术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美术相信很多的人都是很感兴趣的,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美术鉴赏的能力。下面给大家的是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可以学习参考。

第1课 参观和旅游

(一)基本分析

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是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是对形象特征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的表现。观察不常见的事物,游览不常见的地方,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把他们表现出来,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

利用学生熟悉与喜爱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人物为主,也可以景物为主,可以画城市,也可以画农村。以自主性学习方式为主,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作业。学生学习评价的设置,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必过于强调研究构图和色彩,应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与同学合作。

(二)教学目标

1.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人

2.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适当渗透构图知识。

3.学生交流参观旅游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课前准备

1.围绕主题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料:如风景图片、影视资料,旅游照片等。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O情感互动:分小组交流,教师可参力口一个小组的活动,相互介绍暑假期间外出参观旅游的感受,创设创作氛围,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例如,请学生把参观旅游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出来,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O思维互动:将感受和体验作为创作的基础。讨论:你喜欢(什么)哪儿?你准备怎样表现?你理想中的景物是什么样?师生对话、同学对话,激发创作热情,启发构思。为了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提倡突出重点,选择不同的角度,材料表现出来。

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渗透简单的构图知识和色彩知识。

第2课 游乐场

(一)综合分析

通过学生喜爱的题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现和评价活动,教学内容虽然具体但又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特点,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创作方式更偏重于自然和自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游乐场里自己喜爰的“玩具”的造型特点,感受玩具的神奇。

2.培养爱护公物、乐于助人、勇敢向上的精神,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训练表现色彩的能力,探索用各种材料表现游乐场特有的气氛。

1.能否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2.是否对造型,色彩感兴趣。

3.是否在造型和色彩搭配上有独创性。

4.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游乐场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地方,学生通过体验各种色彩、图像、声音、姿态,表情、动作的美感,参与游戏活动,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尝试各种绘画工具,引发丰富的想像力,感受创作的喜悦与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

第3课 中外民居

(一)综合分析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中外民居多姿多彩的风格和样式。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又是多民族国家,地域和社会的传统特征,使各地的建筑显得丰富多彩。而风俗、气候和自然的差异,又使这些建筑在形式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开敞的吊脚楼、浑厚坚实的土楼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日本的木屋、英国的尖顶红砖民居,带来的是异国的情调。观察欣赏中国民居,让学生从自身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民居建筑的美感。尝试从不同角度体验不同风格民居所带来的美感。为第四课《老房子》提供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素材,.扩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既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又较为生疏(如土楼)。但这些奇特的房子无疑能引发儿童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以人文主题和学科主题来构架教学,“单科切入,兼及数科”。认识并利用学生个体、背景的多样性,让学生按各自的兴趣,自主组合,使不同知识水平的孩子受到重视,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民居建筑艺术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建筑特色与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2.欣赏中外民居建筑多姿多彩的风格,领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发由衷的赞叹与喜悦。

(一)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光盘,图片。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O课前由学生按各自的兴趣,如:地理、旅游、气象,音乐;历史等方面,自主寻找交流伙伴。分成五六个人一组。如爱好旅游的同学,把各自拍摄的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照片、家庭摄像资料作为共享资源;喜爱地理,气象的同学,每位组员承担一部分职责,了解中国南北方地理、气候方面的

特征,喜爱音乐的同学可选择一些民族气息浓厚的音乐资料等。

O学生在课堂上作小导游,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一次主题旅行,每到一处由相关小组的同学交流民居形式与生存环境、人文历史的关系,结合自身经验,产生美感体验。并可展示各自所带的图片。教师在学生的交流中作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探究中外民居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拓展:讨论如何在不破坏古老民居的前提下改变其价值功能,引导学生用文字说明、音乐、摄像等多种形式展示对民居的研究成果。

第4课 老房子

(一)综合分析

以表现古建筑和民居为主的写生、记忆画练习,是儿童美术基础活动中的一种直接体验,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某种特殊的气氛,产生一种相应的情绪和认知。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型特征”,到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将自己的综合心理活动联系起来,用写实(如线造型)或主观(如色彩想像)的形式将老房子再现在画面上。重点:体验老房子的美感,难点:表现的角度及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观察,寻访本地的老房子,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体验老房子带来的视觉冲击。

2.用色彩或线条造型表现,再现老房子的美感。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老房子的资料。

2.画夹、铅笔或钢笔、水粉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教学策略:感知生活、现场写生、记忆复述、综合创作。

课前每人对本地老房子进行初步了解,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倾听别人的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寻访当地有特色的老房子,师生共同观察老房子的造型、色彩、特点,可让学生触摸粗糙的墙壁,倾听老人们的讲述,并根据自己对老房子的理解与同学交换看法。有了深入的感性认识之后,选择写生的角度,不一定是全景式的,可选择有特色的窗棂、房顶,飞檐等作为

主要写生对象。

第二课时,提示学生回忆自己在写生老房子时的感受,将自己对老房子的整体感觉(这种感觉是全方位的,听、看、触、摸等都参与其中)联系起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表现方法。提倡将写生中的素材重新进行组合,适当地添加、想像,或利用线的重组来表现每个学生心目中的老房子,它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完全主观的。

第5课 点 线 面

(一)综合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点,线、面”,欣赏感受“点、线、面”,学习运用点、线、面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中选人了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范图,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了解大干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

(二)教学目标

1.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运用色彩画一幅画。

2.体验生活中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3.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4.运用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1.有关生活中点、线、面组成的各种资料。

2.彩色水笔、油画棒、水彩水粉颜料及相应的纸、笔等。

1、关注学生是否进入学习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

2、 能否通过作品感受、借鉴—些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如造型、图案、颜色,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3、能否大胆、有个性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4、能否积极参与作品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通过对基本元素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点,线、面随处可见,恰当而有个性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赋予点线面的艺术生命力是解决教学重点的要点。

对作品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个元素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化解难点。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表现不够多样化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与启发。

第6课 会变的花

(一)综合分析

花卉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花的外形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可以取得不同的构成装饰效果。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培养想像创造能力。了解花卉图案的装饰知识,使学生掌握花卉图案的绘制方法。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对花的认知程度和观察习惯,利用一切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花上启发学生,以满足儿童求异心理的需要。在设计构思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像创造。绘制时,让学生认真细心有规律的进行纹样装饰,使画面更加生动有, , 趣,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写生,抓住花卉的特征,然后用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美丽的花卉图案。

2.通过花卉的设计与制作,逖槊朗趸疃睦秩ぃ嘌拇丛炷芰Α?br> (一)课前准备

I.收集各种形状不同的花叶,了解相关花卉知识。

2.收集花卉图案装饰的丝巾、手帕等生活用品。

3.绘画工具及材料。

(二)设计方案

方案:

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可真不错啊!你们想不想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呢?那我们就一起去美丽的花园走走吧! (播敢VCD光盘《美丽的花园》,带孩子们走进一片花的海洋)

我们不能摘花,这么美丽的花怎么带回家呢?你们有什么好的主意吗?

(生:可以让“画笔”来帮忙!)

讲授:

这块丝巾漂亮吗?(出示一块绣有花卉图案的丝巾,让学生欣赏)你觉得它漂亮在什么地方呢?

生:丝巾上绣有美丽的花朵呢!那你们觉得这朵花和我们刚刚在花园看到的鲜花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种美丽的花朵呢?出示实物或图片如:印有花卉图案的毛巾、衣服、毛毯……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好神奇啊!鲜花都变样了,魔术师来了:

瞧,他带来了一朵月季花的照片。

看,魔术大师开始变了,你们可得睁大眼睛啊,他给花洒上了一种神奇的药水,这朵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能给这种药水起个名字吗?换一种药水洒在花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自己分析,小组

讨论。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魔术大师的本领真大啊!

复习三种装饰元素:点、线、面。

第7课 会变的树

3.通过树的变形、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课前准备

1.各种造型不同的树的图片。

2.各种变形树的投影片及图

片资料。

3.绘画工具及材料。

4.收集有关树的文字,图形

和音像资料。

(三)设计方案

方案1:

教师利用切割移位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树的变形,简单而直观,使学生对树的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这棵树和生活中见到的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变化?变化前与变化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假如让你来变,你会怎么变出与老师不相同的新图形?

讨论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自己组织,各小组进行辩论,阐述如何变化才是美的。

实践,体验

让学生通过基本形的树的不同变形练习,体验图案的变形制作方法。

欣赏、表述

教师出示一组点、线、面有代表性的树的变形图案,让学生来赏析,并请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归纳表述对新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图案变形的方法和简单的技能。并由表述不同的观念碰撞,产生新的有创造性的变形方法。

总结、评述

通过展示作品,利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法,‘对创造性的作品给以肯定、鼓励。让学生在交流和评述中加深对作品设计创作深层次的理解。

第8课 水墨游戏——鸟

(一)基本分析

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形式来表现形象。学生用毛笔蘸永、蘸墨画在纸上的过程,就是在玩,做着有趣的游戏。学习用简练概括的笔墨描写形象,表现出他们的主要特征。教学时主要以培养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用笔用墨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1.熟悉国画工具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2.学习用水墨点、线、面的浓淡变化进行简单的造型。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情趣和境界。

(一)课前准备

欣赏用的图片资料。宣纸、毛笔两到三支、墨、笔洗等材料工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关于鸟的资料。

O导入:学生讨沦有关小鸟的话题。例如,有些同学在谈论小鸟走路、觅食、休息时的姿势,绘声绘色,颇为生动。

老师在同学们讨论之后,以小鸡为例,出示范画并引导学生观察小鸡的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并通过已学的知识思考,如何用“水墨”把那种毛茸茸的感觉表现出来。

O先做一个游戏:毛笔的“笔肚”含水、笔尖蘸墨,在宣纸上轻轻点一下,比一比看谁点的点最大。接着,连续点十个点,让他们观察这十个点之间有什么区别,并且找出画中小鸡身体各部分与那些点相似。接着出示另外一幅画,画的是麻雀;也请他们找一找。(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山示小鸡、麻雀、燕子等

形象,让学生比较、概括出哪些地 方相似,比如学生说,他们都有翅 膀,都有羽毛,都有两只脚等。老师跟着引导学生概括出多数鸟类 可以用两个圆形和两条线把他们 表现出来。再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做游戏一一脚尖踮着,身体向前倾,那位小朋友很快就东倒酉歪,站不稳了。这时老师指出,学生站不稳的原因是重心没有落在两只脚上,从而联系到画小鸟时也应该注意重心。

欣赏分析书本上大师和学生的作品。当欣赏到任伯年的《花鸟》时,耳边响起了一声声麻雀的叫声,同学们都好像置身于画中,鼓励学生大胆的落笔勾、点。

作业展评:“鸟的天堂”里贴着学生们—张张水墨淋漓、充满着遐想的画。让学生自己评价这些画。

第9课 水墨游戏—动物

(一)教学目标

1.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爱护动物,亲近自然。欣赏、感知水墨动物蛮寥几笔即“形神兼备”的美。

2.用水墨工具作画,用简练的笔墨表现动物,体验笔墨的趣味。

3.了解、喜爱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培养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准备

1.收集动物图片、查阅有关动物的资料或观察家里的宠物。

1.准备绘画下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

宣纸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

方案1:

猜谜导入。老师请小朋友猜谜,导入新课。

欣赏回忆。

讨论分析。讨论怎样用简练的笔墨把他们表现出来,分析教材上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没骨写意法,勾线法)。

教师示范。老师示范时将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灵活运用干水墨动物的示范表演中。

画法探索。教师指导学生画动物的身体,注意笔上的含水量要饱满,各部分都要一笔而成,运笔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速度,大胆肯定,才能画得生动传神。画时注意用笔的轻重快慢、用墨的干湿浓淡。

学生作画。

添加:将大师画中的主要部分调出来让学生临摹,在学习其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添加,组成一幅新的画。这种练习既可让学生学到原作描绘物体的方法,掌握一定的技法,学生又有充分的发挥余地。

变化:让学生对动物进行观察分析,说说这些动物的基本结构、形象特征。根据画中的形象,让学生画出这一动物的各种动态,尽可能用简练的笔墨画动物。

第10、11课剪纸(一)、(二)

(一)综合分析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按表现风格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流

派。北方剪纸粗犷质朴,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挥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喜欢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其表现形式有阳刻,阴刻、点色、套色、分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主要注重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基本了解剪纸的特点。

2.初步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一)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剪纸作品。

准备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1.在造型上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是否积极表现,能否在创造活动中,享受乐趣,并体验表现的喜悦。

2.构思作品是否以自身的体验到为基础,发挥想像力,,表达自我的理念和表现作品的美感。

3.在欣赏和评述上,是否亲近剪纸作品,感受和体会作品的优点和美感。

剪纸是属于牛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方法,运用所学的设计制作方法,动手完成作品,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

第12课

十二生肖

(一)综合分析

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地来表现十二生肖。使学生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能得以巩固和熟练应用。设计时,要求先画后剪,或拓展到纸版画印出来。注重表现出学生心中的十二生肖的形象特征。了解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学生通过画、剪、印等多种手段表现十二生肖,从而培养起学生创造和审美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目标

I.学生通过画、剪,印的手段,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现十二生肖。培

养学生的创造和*作能力。

2.了解掌握有关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以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3.巩固学过的技能技巧,丰富视觉和触觉的审美经验。

(一)课前准备

I.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寸二生 肖的传说、故事及剪纸作品。

2.收集各种有关十二生肖的作 品,如剪纸、纸版画等。

3.准备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

(二)设计方案

方案:

提问

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止学生组 织讨论:1.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

2.十二生肖各有哪些本领?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讨论

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分组组织材料,进行合作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十二生肖的最大的特征进行辩论。

欣赏、评述

教师展示一组我国人民世代相传,有关十二生肖的民俗剪纸。并请学生对照刚才讨论的特征来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二生肖剪纸的制作要领“抓住特征”。

实践、体会

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彩纸,通过画、剪的方法,’表现出自己属相的形象。来体验十二生肖剪纸的制作方法。

第13课 纸卷造型

(一)综合分析

从平面造型走向立体造型,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手法,巧妙

地利用色纸进行的立体造型。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抓住要表现的

事物的特征,充分利用和放大其特征部分,使其更形象。由于本阶

段的学生在形体知觉上处于从平面知觉向立体知觉过渡的阶段,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练习形式。纸卷造型是以纸为材

料,根据纸材的特点造型,力求简洁、单纯、概括,产生独特有趣的

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

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3.尝试对形象特征的概括。

(一)课前准备

1.各种“纸卷造型”范作若干及资料(图像资料)。

2.收集各类纸材。

3,准备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1:(见57页图表)

方案2:

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做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填空练习,直

接概括“纸卷造型”的艺术特点,提高自己的描述能力。

1.开始复习以往的纸工练习形式,了解对不同材质的纸认识。

动词:(剪)纸 (撕)纸 (折)纸 (染)纸 (贴)纸 名词:(白)纸 (彩色)纸 (平光)纸 (蜡光)纸 (卡)纸 宣纸 铅画纸塑料纸 图案纸

2.老师示范“卷”的动作,如出示若干个大小粗细不一的圆柱纸卷儿。

形容词: (长短粗细) (高矮胖瘦)

有些词是用来形容人物体态的,那就做做人物造型:

如:做个胖大婶,力口上头发、帽子,五官等。

3.从动物造型拓展开来:

动物造型——动物拟人造型——人物造型

第14课 近大远小一

(一)综合分析

“近大远小”可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这是透视的规律,透视是一种运用广泛而富有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独特的反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近大远小”的现象,从学生亲眼看到的一些透视现象出发,使学生获得“透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直接观察及各种生活经验去发掘“近太远小”的透视规律。

2.鼓励学生运用“近大远小”的知识进行创作或评论美术作品。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近大远小”的资料,如:大师作品、风景图片、生活照片等。

2.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材料,如:水彩、水粉、油画棒、彩色铅笔等。

(二)设计方案

方案:

课前需要准备:厚卡纸一张、直尺、铅笔、剪刀(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应选用儿童专用的平头剪刀)。

导入

师生共同制作透视卡片。

•在一块厚卡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可以用直尺),剪开其“上、左、右”三条边,

•正面垂直的观看这个正方形,

•然后让学生把正方形沿“下”边向“外”折,再观察:这个正方形的形象有什幺变化?

O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收集来的资料:

看凡•高画船和海:

生:凡•高画的船一条比一条小,离我们近的船很大,远处的船就非常小。看风景图片:

生:远处的花很小,近处的花很大。

看生活照片:

生:我看起来很大,远处的爸爸看起来很小,其实,爸爸比我高多了!

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一样大的东西,近处看起来大,远处看起来小。

“一样高(宽)的东西,近处看起来高(宽),远处看起来矮(窄)。”

这种“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就叫“透视”变化。

发现

生讨论:近处的东西不但大,而且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远处的东西不但变小了,而且很模糊,很多细节都看不到了。“近大远小”可以表现出“纵深感”,透过画面,仿佛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表现

生讨论:把近处的东西描绘得细致一点,画得大一点,远处的东西可以模糊细节,画得小一些。

展评

办一个小画展,师生一起看、一起说: 构图、色彩、透视…… 鼓励学生用—‘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15课 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

(一)综合分析

水粉颜料能调和出非常丰富的色彩。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的联想产生的,如红、橙、黄等色,使人联想太阳,火光,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青等色,给人以寒冷、沉静的联想,称为“冷色”。颜色由于远近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色相,如一样颜色的树,近树和远树颜色不一样,一样的蓝天,近处与远处的蓝色也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这种变化,才能在画面中表现出远近空间。笔触的变化也能表现人的情感和空间距离感,用笔绘画时都要留下运笔的痕迹,这就是笔触。水粉画中的笔触十分重要,它能使画面生动、跳跃。不同的笔触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的冷暖感觉和远近变化的知识。

2.尝试用水粉颜料描绘风景,体验笔触的变化和色彩的表现力。

3.运用美术语言去描述及分析美术作品。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一些风景画,如凡•高、毕女口索的作品。

2.准备水粉颜料及画笔、调色盒、小水桶、画纸等工具材料。

(二)设计方案 课题: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方案1:

O欣赏

.欣赏凡•高的《播种》,谈谈感受。

凡•高的作品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明亮、纯净的强烈色彩,丰富多变的笔触,夸张的变形,他的色彩、笔触、构图不是单纯的状物,而是抒发自己内心永远沸腾着的热情和强烈的主观感受。

.欣赏风景照片。

观察:看一看远山与近山,有什么不同?

生:近处的山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树和花朵,翠绿、金黄,十分鲜艳:远山只能看到山的轮廓,色彩也变得朦胧了。

O尝试 课题: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学生尝试用笔触表现“远”与“近”:

.短笔触:可以形成点彩的效果。

.长笔触;画面生动有力,气势磅礴。

.大笔触:产生概括统一的效果。

O表现

.少加水可使颜料增加凝聚力,堆积出质感。

.水粉颜料有覆盖力,想改变

颜色时,只需等下面的颜料干后将所需的颜料重叠上去即可。

.结合“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进行表现。

O评析

看一看、评一评,画面有纵深感吗?

第16课 新老街道 课题: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一)综合分析

新老街道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活是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面。新老街道各有特色,学生的创作总是与他们自身的生活实践相关联。按照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记录所见,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表现出“街道”的大体特征。新老街道

(二)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家乡有特色的新老街道,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复习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3.启发学生联想各种生活内容,使主体和背景充实、丰满。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新老街道的资料,如生活照片、老照片,民俗风景画,城市新貌明信片、邮票、城市导游图等。

2。准备丰富www.anxue.com的表现工具和材料等,如水粉、油画棒,或彩纸、画报纸等。

(二)设计方案

方案1:

O学生讨论:画什么?

生:城市里的街道实在太多,可画的东西也很多。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来画:刚刚通车的“立交桥”,再衬托其他的“背景”,如来往的汽车、绿化的环境,画面就很丰富了。

生:我爷爷家门口的小巷子特别多,我和小伙伴们经常钻巷子玩捉迷藏的游戏,画出来一定棒!

欣赏资料:

了解家乡的历史、观在与将来,充满自豪感。要为家乡建设出份力。

学生作业:

构思:你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景?有什么人物?什么表情?

构图:巧妙安排所画的内容。尝试多画几张小草图。

描绘:注意内容的特征与细节。

修改:做局部的细节添女口或背景处理,和整幅画协调。

赏析作品:

多角度欣赏学生美术作品,获得审美经验。

第17课 小设施

(一)综合分析

教学内容自然融合了美术与社会生活,由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书亭,报亭、电话亭等公共设施展开,先让学生欣赏小设施巧妙造型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再由学生根据小设施的观赏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要求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喜欢的小设施。

(二)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街头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尝试用多种绘画材料描绘小设施。

3.描述生活中有创意的小设施,体验小设施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设施的资料。

2.准备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二)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街吗?老师也喜欢,那我们一起去好吗?播放城市小设施的录像,请学生带着问题去看:

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小组讨论:

设施造型新颖、美观,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设置功能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小设施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小设施的造型结构和功能设施。

学生作业:

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设施,可以进行有创意的添加,注意小设施的色彩运用

和环境搭配的合理性。

课后拓展:

去自己的校园、新村转一转,寻找公共小设施,评价他们的功能和观赏两

方面的特征,给学校或居委会一个好的建议。

第18课 我设计的小设施

(一)综合分析

把公共小设施作为联想、发现和创作的依托,巧妙地在实物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使之成为各种有趣,实用的小设施,体现美术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欣赏造型独特的小设施,了解这些小设施的功能,在学生感受作品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能力,初步形成设计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实际需要,设计不同风格的小设施造型,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2.在设计小设施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通过讲评学生作品,感受简单而有创意的设计,体验与别人分享的快乐。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设施的资料。

2.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二)设计方案

欣赏丰富的小设施资料,展开讨论:

看到的小设施是什么造型?

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设置的位置是否科学?

小设施的主题功能是否明确?

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

请同学们寻找答案,小组讨论:

.设计的小设施主题明确。

.造型独特、美观、别致。

.色彩搭配有趣味,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自然。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学生讨论:

1.课后拓展:“儿童新村”需要的小设施的设计和建议。

2.合作者选出好方案。

学生作业:按照选出的方案,进行偶设、研究,画出有创意的小设施。注

意小设施的实用性和环境搭配的合理性。

举办小小展览: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小设施去画?

你还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第19课 我制作的小设施(一)

(一)综合分析

在前两节课,学生已了解和设

计平面的小设施:主要通过各种制作方法,利用废旧材料,因材设计,制作小设施模型。生活中的小设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观察和触摸、组合等方法进行造型游戏,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表现方法制作小设施。掌握折、剪、撕、贴、刻等方法。

2.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具有各种功能的小设施。

3.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感受。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小设施的资料。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双面胶等。

(二)设计方案

方案:

.学生观察小设施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从感性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小设施的形式、结构及色彩。接下来再以小组形式,讨论各组的废旧材料与设计小设施之间的联系。发挥他们的想像,在此基础上开始合作制作。

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巧妙利用材料,以小组合作方式制作。

作业过程:动手制作自己熟悉的小设施,要突出它的功能,最后让学生进行展示,学生欣赏、评价、交换意见。

.课后拓展:在制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小设施的知识,并对现有的城市小设施写一份改进报告。

第20课 我制作的小设施(二)

(一)综合分析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有主题的想

像,做出漂亮小设施。强调学生的活动:用手触摸、角色扮演、*作

体验等。

材料:材料是什么?从哪里来?

设计:小设施的设计功能是什么?设计成本有多少?

使用:作品的使用目的是什么?使用对象是谁?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素材的特性设计、制作漂亮小设施。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体验探究

的乐趣。

2.设计时注重小设施的实用性。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可以制作可爱人物形象参与小设施活动。并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审美评价能力。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制作材料。

2.准备各种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

教学策略:本节课是一堂综合活动课,所以要请小朋友“自建”小设施,并模拟表演,而这些小设施制作的内容可由学生在课前自行设计。在课前,学生自己搭配小组,学生就是制作者.创意者、表演者,在小设施的制作上可以采用多人合作的形式。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后将自己的作品拍成图片保存,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作业过程:作业的前半部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刀:,对各人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以伙伴形式加入各组,给予相应的指导。

课后拓展:为我们人类未来的居住地“火星”上设计小设施。想一想,用什么材料最合适。

第21课 摸物背形

(一)综合分析

通过“摸物背形”训练学生的触觉,培养学生画画的兴趣和表现能力。所触摸的物体要选择简单的、熟悉的、无毒的,要教给学生背形的方法。任何一种物体都可以概括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基本形体,有些物体看似比较复杂,仔细分析这些物体的也是由这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了解了基本形的原理,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物体形体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触摸物体,训练学生形象特征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积累学生的触觉经验。训练学生触觉和视觉的协调发展。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想像打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前准备

1.准备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2.准备不透明的围巾等物。

3.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1.视觉与触觉是否协调一致,同时得到发展。

2.是否能动脑筋,用绘画或其他材料制作立体或半立体的造型。

3.能否将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背形的方法,抓住物体外形的造型特点,表现出形体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集中作品,布置一个工艺品商店,模仿商品交易过程,学生从形、色、材料利用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选购者说出选购的理由。

第25课 染纸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掌握折染纸的原理及方法

3、体验美的不同形式,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折染纸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以及理解单色染纸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了解宣纸特性,弄清染纸原理)

1、师*作实验

将一条是用普通白纸作成的,另一条是用特殊的生宣纸作成的纸条比喻成两条特殊的跑道,

让学生观察水在哪条跑道上跑的快?

2、生观察并小结原因:说明宣纸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

3、转入新课

因此就可以给宣纸染上各种颜色,制作出精美的染纸来。(揭示课题:染纸,并出示染纸作

品请学生欣赏)

二、掌握染纸的过程和染的方法

1、组织学生欣赏感知,并发表自己对染纸的印象和想法

2、了解染纸的过程

⑴、猜测染纸过程

⑵、师生共同*作,验证猜测

过程一:教师请学生跟自己一样,将纸横竖对折四次,不要打开

过程二:请学生将折好的纸的随便哪一个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墨水迅速沿着纸角往上跑)

过程三:小心将纸打开,观察是否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

(在纸上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小点图案)

总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并对猜测的同学给予奖励,教师出示板书:折、染。

3、学习各种染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之一

⑴、浸染法

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请学生给这种方法取名,总结并出示板书:浸染法

⑵、滴染法

师:(*作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

思考:为何要挤、捏(为了将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学生总结,教师出示板书:滴染法,师生尝试*作

⑶、点染法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给纸染色的方法

学生*作用毛笔涂点并思考为何有的地方染到了色,有的地方没有染到色?

生:(总结原因)一、纸太厚;二、毛笔里含的彩色墨水少

小结:此法适合染折叠次数较少的纸,染时笔里要蘸满色和水(板书:点染法)

⑷、小结:必须将纸染透(板书:透),这样才能染的好!

(组织学生寻找原因,巩固教学效果)

4、学习色块搭配的方法

⑴、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

将老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都还原成折叠时的状态,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小结: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等等

师生*作修改作品并展示

⑵、体验染纸特色之一:五彩斑斓

夸夸作品,小结彩色染纸特点:五彩斑斓、色色具全、五彩缤纷等等

5、掌握用不同的折法制作染纸的知识

⑴、欣赏比较,感知平行折、辐射折、米字折、揉纸折

⑵、学生自己进行尝试新式折法

⑶、体验染纸的又一风格:质朴明快

出示用多种折法染出的单色染纸的作品,请学生欣赏比较

小结:单色染纸朴素简洁,具有清新明快之美,简介单色染纸的方法

⑷、学生尝试用新式折法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染纸制作

⑸、作品展示

请学生自由评价作品,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想象。

7、小结

思考:染纸有何用途?

欣赏:用染纸制作的剪纸、剪贴画、折纸作品等,引导学生在课后尝试制作。

第26课 书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猜谜导入

同学们,老师昨天买了本书,可是没有看完,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新书作记号而又不把它折坏呢? 对了,就是书签!(课件揭题)

2、书签概念

书签,是爱读书人喜爱的一种放在书籍内的小型美术工艺品,谁最爱学习,它就与谁最亲密.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有过什么样的书签?能给我们说说吗?

交流.

3、欣赏生活中的书签

刚才同学们说的真好,书签的样式越来越多了,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我们生活中的书签吧.(课件浏览)

二 讲授新课

1、欣赏制作的书签

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书签,那么,你想不想自己制作书签呢?

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制作,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呢?

恩,你们的想法真多! 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们制作的精美的书签.(课件浏览各式书签).

2、制作材料

这些书签做的怎么样?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做的书签,有染纸的,有绘画的,有剪贴的,你能给它们简单的分分类吗?讨论.一类是书画类,一类是剪贴类.(课件出示)

书画类的可以用各中种笔来绘画,钢笔,铅笔,圆珠笔或是水彩笔等

剪贴类的可以有卡纸剪贴,染纸剪贴,剪纸剪贴或是其他材料的剪贴等

3、制作方法

虽然同学们知道书签可以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可是要制作一张精美的书签还要掌握好方法.

(课件出示)

一设计外形  你可以设计你自己喜欢的任何造型,动植物的,卡通的,生活用品的…..

二选择方法  你想用社呢们方式来制作,是绘画类的还是剪贴类的?如果是绘画的,可以先打好底稿再涂色,或是直接拿笔进行即兴创作,如果是剪贴类的,可以先剪好要的形状贴上去,或者画好底稿有选择的进行拼贴.

三打孔穿线.

这样一张书签就可以完成了.

我看同学们以近跃跃欲试了,那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合作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合作出的书签数量多,样式多,够精美.把它贴在老师给你准备的背景上.老师会给你们音乐提示,当音乐由舒缓慢慢变为很热烈的时候,小组就准备把你的作品贴上来.(教师发好实现准备的书的背景).

4、小组合作

5、作品评议

这些作品真的太棒了!现在老师有几张奖状,现在我请大家公正地评选出以下奖项:好速度\好创意\好合作奖\鼓励奖.

6、拓展

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小小的书签是爱读书人的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身边的人都成为爱读书的人啊?那么,把你们刚才做的书签送给你想送的老师或同学吧!别忘了你赠送的时候说一句赠言哦。

以上给大家的就是相关的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不管是教那个科目都是应该用心的,这是教学的责任。希望上面的资料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